在生物中氧化锌是怎么分布的?

点击次数:61446 更新时间:2014-03-22 03:46:32     来源:http://www.ruilaibao.com/ 【关闭
 生物分布是毒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能揭示纳米材料的蓄积器官,预示潜在的毒性等。锌作为一种金属,可以用原子吸收(AAS)、原子发射(AES)以及ICP-Ms等技术检测,从而成为生物分布测量的基础。
     Wan9等研究了氧化锌纳米颗粒经灌胃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小鼠摄人59/k9体重的氧化锌纳米颗粒(直径为20 nm)和亚微米氧化锌(直径为120 nm)后,他们用ICP-MS技术检测了小鼠的血清和主要组织中的Zn含量。研究发现暴露组的肾、胰腺和骨骼中的Zn含量有显著升高。更重要的是,氧化锌的生物分布具有一定的尺寸效应,亚微米氧化锌在骨骼中的富集要显著高于氧化锌纳米颗粒。亚微米的氧化锌在肾和胰腺里的富集则比氧化锌纳米颗粒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氧化锌纳米颗粒和亚微米氧化锌都未引起血清、肝和心脏中Zn含量的升高。这些结果说明氧化锌纳米颗粒可能对肾、胰脏等造成损伤,这在他们的毒理学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我们对氧化锌纳米颗粒(直径为60 nm、长l00 nm)经气管滴注给药后在体内的转运情况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氧化锌纳米颗粒主要沉积在肺部,没有明显地转运到其他部位。尽管此前有报道吸入的氧化锌能进入全身循环并在尿液中被检测到,但在我们的研究中没有发现氧化锌纳米颗粒转运到其他脏器。可能的原因是给药剂量太低,引起的变化太小不足以检测(生物组织Zn本底比较高,比如肝脏中的浓度大约为60 ng Zn/g干组织。但稍高浓度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则会引起小鼠急性死亡,使得我们无法霜高浓度的氧化锌纳米颗粒进行实验。毒代动力学作为毒理学研究的一不鱼要基础,在氧化锌的毒理学研究中还没
    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需要系统研究氧化锌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转运以及代谢。这些数据无疑将推动氧化锌纳米材料毒理学研究的发展。相关研究滞后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合适的检测技术。Zn是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生物体中本身就有zn的存在。我们的研究发现Zn在组织中的本底很高,严重影响了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检测。除了上述例子中用到的ICP-MS技术,Zn还可以通过中子活化获得放射性,进而用7计数器检测。中子活化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样品处理简单等优势。在未来的研究中,发展基于中子活化的体内示踪技术,对于微量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示踪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考虑到氧化锌纳米材料在呼吸毒性研究中有很低的半致死剂量(LDa),发展灵敏的检测手段是必需的。
电话:0533-8401122
电话:0533-8406661
电话:0533-8406660
电话:0533-8406662
传真:0533-8401271 Email:haishun66@sina.com  邮编:256400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泰山路118号